15歲女孩列席世界科學家論壇:高潛力孩子,都具備這三個特質!
10月29日,第二屆世界科學家論壇在上海舉辦,全世界聰明的大腦齊聚一堂。
包括4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,21位圖靈獎、沃爾夫獎、拉斯克獎、菲爾茲獎得主在內的65位世界科學家,與來自全球百名不錯青年科學家,以及兩院院士、科技精英一起,探討科技與人類的未來。
而在其中,赫然有10余位少年,正與這些大佬用流利的英語“談笑風生”!他們中年齡小的一位是15歲的少女談方琳。她憑借課題“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”獲得了“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(chuàng)立比賽”一等獎、專項獎一項,從而有機會列席。
工程院院士、上海市科協主席陳賽娟教授自豪地說:“或許在若干年后,這些中學生當中就有諾貝爾獎得主,甚至有改變未來的科學家?!?/span>
據了解,參加過的“少年科學家”不少在今年考取或保送至中外學校了,比如,研究用中藥醫(yī)癥的樊悅陽去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、鐘情于數學的許沛茹被加州伯克利錄取、年紀很小的談方琳考取了上海知名高中,其他保送國內學校如復旦、交大、同濟的就不提啦。
他們的出現引發(fā)了很多家長的好奇,這些少年憑什么能與全世界科學家“談笑風生”?他們身上都具備哪些特質,才成就如此不錯的他們?
與眾多了不起的大腦一樣,這些孩子都具備三個特質!
好奇心創(chuàng)立精神耐挫能力
正是這三個重要特質,劃開了不錯與平庸的分野!
一、好奇心
沒有好奇心的孩子,和咸魚沒什么分別
在本次世界科學家論壇中,新聞記者問談方琳:“作為科研路上同齡人中的一把好手,你對學弟學妹有什么樣的建議?”
談同學回答:“打好基礎,保持好奇心,勤觀察、多思考、多動手,經常參加校內外的科創(chuàng)活動,一定對你今后的學習有幫助?!?/span>
另外,參加世界科學家論壇的“少年科學家”,在好奇心上無一不是如此。他們中保送復旦大學學生物的尹杰弘同學就說:“這次論壇中我的收獲是做科學研究要始終保持好奇,坐得住冷板凳,要讓科學研究更好地造福人類。”
可以說,正是好奇心讓這些不錯的孩子,跨出了與普通孩子差距的一步。孩子的好奇心,更是世界不錯學府選拔學生的不可或缺的條件。
2004年,哈佛大學拒絕了來自的160多位申請者,盡管他們在SAT(美國的高考成績)考了滿分2400分。于是有人開始質疑哈佛的錄取方式,并在2010年的中外校長論壇上,提問時任哈佛校長陸登庭:哈佛到底青睞什么樣的學生?
校長回答到,那些學到了很多知識的學生,我們需要知道他們是否具備創(chuàng)造性;除了自己的專業(yè)外,是否關心其他領域的東西;是否有旺盛的好奇心和動力,去探求未知領域……
這就是哈佛,他們把好奇心視為一個不錯學生不可或缺的條件!沒有好奇心的孩子,在諸如哈佛一類的學校眼里,就是知識填充器,和咸魚沒有什么分別。
二、創(chuàng)立精神
沒有創(chuàng)造力的孩子,很容易被替代
參加大會的同學大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:全國青少年科技創(chuàng)立大賽的獲得者。
這個每年都會舉辦創(chuàng)立大賽,推動了我國青少年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,充分展現了青少年的創(chuàng)立精神。而這些“少年科學家”正是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,做出了創(chuàng)造性的事情,才獲得如此難能可貴的機會。
創(chuàng)立精神不僅現在重要,未來將變得更加重要!
未來是人工智能的時代,將是一個機器不斷取代人類工作的時代。李開復認為,基于當前技術的發(fā)展程度與合理推測,在15年內,人工智能和自動化將具備取代40-50%崗位的技術能力。
比如無人駕駛就是如此。Intel前執(zhí)行董事、美國前官員黃征宇在采訪中提到:在美國,目前和駕駛相關的工作崗位大約有1400萬個。但未來如果無人駕駛技術真的投入運行,那這1400萬個工作崗位就將逐漸消失。
當然,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(fā)展帶來時代的進步,一方面淘汰落后生產力,一方面孕育新的工作機會,新的工作機會更多是留給那些具備創(chuàng)立精神的人。
現在的孩子如果只是一味地考試刷題,并無法從其中抽身開了,花時間培養(yǎng)自己的創(chuàng)立精神,等待他們的,只有被時代的車輪無情地碾過。
沒有創(chuàng)造力的孩子,迎來的定是艱辛的未來。
三、耐挫力
沒有摔過跤的孩子,永遠學不會走路
大會上,剛考上上海知名高中——華師大二附中的談方琳,今年與2019年沃倫·阿爾珀特獎得主吉羅·麥森伯克同桌。她向大師提問:做課題時重要的個人品質是什么?
吉羅·麥森伯克告訴她與同桌的其他“少年科學家”,做科研時要直面困難,因為失敗肯定比成功次數多。談方琳恰好在課題中遇到了瓶頸,忙活了2個月也絲毫沒有進展,“前輩”的經驗之談讓她感受備受鼓舞。
“TAGFY”,隨后吉羅·麥森伯克在桌布上留下這串科研密碼給大家——困難是好事兒(Troubles are good for you)。
“其實學長學姐平時做課題時,也常常遇到瓶頸,他們身上就有對科學探索的堅持?!睂W會面對困難和失敗,培養(yǎng)自己的耐挫能力,談方琳表示這是她收獲的一個經驗。
這些不錯少年的經歷和科學家的經驗表明,孩子擁有耐挫力才能在未來的路上走得更遠,不會輕易被困難和挫折嚇到。即使遇到艱難的挑戰(zhàn),也能發(fā)揮更大的能量。
沒有摔過跤的孩子,永遠學不會走路。耐挫力必須是孩子急需培養(yǎng)的特質。
培養(yǎng)一個完整的孩子,需要一種全新的方式
這次世界科學家論壇,其實給所有家長提供了一本典范的教科書。
如何培養(yǎng)的一個基礎特質完整的孩子,是每一個家長必修的課程。一個完整的孩子,一定是保持強烈好奇心的,一定是具備創(chuàng)立精神的,一定是耐挫力強韌的,三者缺一不可。
那么,身為家長的我們,如何才能讓孩子盡早擁有這些特質呢?
我覺得讓孩子學習編程是一個好的辦法!
下面我來給大家分析分析!
01
編程能激發(fā)好奇心
讓孩子收獲無窮樂趣
幾乎沒有孩子不是癡迷手機的,尤其手機游戲。像孩子手機里各式各樣的應用,哪一個不是搶奪孩子注意力的利器?
然而,大部分孩子只是這些應用的使用者、消費者,而有的孩子就知道這些程序的運營全都離不開編程的支持,他們強烈的好奇心讓自己成為了創(chuàng)造者。
深圳五年級的方同學,學習了4年編程,對生活中一切事情都充滿好奇心,總想著用編程來解決生活中的麻煩。垃圾分類政策推行,他覺得人工垃圾分類太麻煩了,簡直就是浪費時間、浪費生命,就開始琢磨如何用編程解決垃圾分類難題。
經過一段時間摸索,他發(fā)明了垃圾分類機器人,可以攝像頭識別和手機程序聯動,進行垃圾分類。因此,學校的老師和同學都稱他為“編程大師”。
02
編程是更好的創(chuàng)造性工具
幫助孩子實現奇思妙想
孩子學會編程,可以設計程序檢驗自己的學習,可以制作動畫表達自己的想法,可以設計游戲自娛自樂,可以制作網站在上面展示自己,等等。
學會編程,他可以將自己腦袋中迸發(fā)的無數奇思妙想,落地到真實生活中。在這過程中,自己的創(chuàng)意不斷得以實現,創(chuàng)立精神從小就植入骨髓。
風靡全球的少兒編程語言Scratch之父、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——米切爾·瑞斯尼克曾說:“我希望Scratch能給孩子們提供機會,讓他們能夠以創(chuàng)意的方式表達自己,給他們更多的機會,幫助他們創(chuàng)造出更多東西?!?/span>
芬蘭的前教育部長也說“在未來,如果您的孩子懂編程,他就是未來世界的創(chuàng)造者;如果他不懂,他只是使用者。”
03
編程提升孩子耐挫力,不輕言放棄
孩子在學習編程的過程中,一定會經歷debug(修改錯誤代碼)的過程。
編程是一種無比準確的語言,容不下半點錯誤,一旦某個細節(jié)出現問題,整個編程程序就無法運行。因此,編程的時候,通常有時候一半的時間都是在debug。
反復修改程序的過程,就是不斷挑戰(zhàn)挫折的過程。只有耐住性子,不斷接受失敗,反復總結經驗和教訓,尋找正確的解決方法,才能成功寫出程序。
潛移默化中,孩子的耐挫能力會得到大幅提升,也能進一步影響生活,改變思維方式,變得邏輯嚴謹和善于反思。
總之,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更好的思維訓練方式,強身健體以前是騎射行獵,現在是抬杠擼鐵。孩子學習編程,進而激發(fā)好奇心、培養(yǎng)創(chuàng)立精神、提升耐挫力,一舉多得,是現在以及未來更好的方式之一。
喬布斯表示,每個人都應該學習一門編程語言,學習編程教你如何思考。學法律并不一定做律師,但法律教你一種思考方式。學英語不一定當翻譯,但是能打開你看世界的眼睛。
孩子學習編程并不是要成為程序員,而是培養(yǎng)孩子的不錯特質,掌握一種與時俱進的思維方式。
- 1 養(yǎng)鵝的前景與成本核算
- 2 大眾懸浮車多少錢一臺
- 3 煎餅果子加盟店前十名
- 4 縣級怎樣代理貴州大曲貴州
- 5 簡單學習網是做什么的 加
- 6 曉田祥加盟費多少
- 7 濼喜機器人教育加盟招商
- 8 小智慧之選加盟店排行榜
- 9 ck加盟費及加盟條件
- 10 名典女鞋加盟多少錢